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04篇
  免费   1939篇
  国内免费   984篇
化学   2860篇
晶体学   174篇
力学   1164篇
综合类   60篇
数学   380篇
物理学   768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215篇
  2019年   187篇
  2018年   202篇
  2017年   245篇
  2016年   308篇
  2015年   276篇
  2014年   537篇
  2013年   615篇
  2012年   501篇
  2011年   774篇
  2010年   579篇
  2009年   736篇
  2008年   722篇
  2007年   775篇
  2006年   750篇
  2005年   544篇
  2004年   537篇
  2003年   415篇
  2002年   373篇
  2001年   377篇
  2000年   331篇
  1999年   287篇
  1998年   275篇
  1997年   212篇
  1996年   149篇
  1995年   154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7篇
  197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51.
使用高真空电子束蒸发在p型Si(1 0 0 )衬底上制备了高kHfO2 薄膜 .俄歇电子能谱证实薄膜组分符合化学配比 ;x射线衍射测量表明刚沉积的薄膜是近非晶的 ,高温退火后发生部分晶化 ;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显示在高温退火前后薄膜均具有相当平整的表面 ,表明薄膜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 ;椭偏测得在 6 0 0nm处薄膜折射率为 2 0 9;电容 电压测试得到的薄膜介电常数为 1 9.这些特性表明高真空电子束蒸发是一种很有希望的制备作为栅介质的HfO2 薄膜的方法  相似文献   
52.
离子束增强沉积VO2多晶薄膜的温度系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金华  袁宁一 《物理学报》2004,53(8):2683-2686
用改进的离子束增强沉积方法和恰当的退火从V2O5粉末直接制备了VO2多晶薄膜.实验测试表明,薄膜的取向单一、相变特性显著、结构致密、界面结合牢固、工艺性能良好,薄膜的电阻温度系数(TCR)最高可达4.23%/K.从成膜机理出发,较详细地讨论了离子束增强沉积 VO2多晶薄膜的TCR高于VOx薄膜的TCR的原因.分析认为,单一取向的VO2结构使薄膜晶粒具有较高的电导激活能,致密的薄膜结构减少了氧空位和晶界宽度,使离子束增强沉积 VO2多晶薄膜结构比其他方法制备的VOx薄膜更接近于单晶VO2是其具有高TCR的原 关键词: VO2多晶薄膜 离子束增强沉积 热电阻温度系数  相似文献   
53.
强流离子束离子径向密度分布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龙  翁甲强  方锦清  罗晓曙 《物理学报》2004,53(12):4126-4130
对初始分布为K-V分布的离子束进行模拟研究.除观察到存在束晕现象外,还发现离子束在通 道内运行过程中,离子沿径向密度分布发生了变化. 通过延迟反馈控制,不仅可以消除束晕 ,而且只要控制参数适当,也可以使束中心部分呈均匀分布状态. 关键词: 强流离子束 束晕 填充因子 离子密度分布  相似文献   
54.
AGSM光束在自由空间中的传输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矩阵方法研究了有扭曲的各向异性高斯-尔模型(AGSM)光束通过自由空间的传输。给出了光束参数的解析传输公式和详细数值计算结果,说明AGSM光束的传输特性以及扭曲因子和空间相关长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
强非线性吸收下高斯光束Z-扫描衍射理论模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在同时考虑非线性折射和非线性吸收的情况下,借助光的衍射理论,研究了Z-扫描技术的衍射理论模型,分析了非线性折射和非线性吸收同时存在时Z-扫描曲线的形状特征和变化规律。数值计算表明,非线性吸收相移和非线性折射相移的比值是影响接收小孔输出光功率的重要因素。要想得到好的光限幅效果,应选取非线性相移比值远小于1或远大于2的非线性材料。  相似文献   
56.
超短脉冲贝塞尔光束的非近轴效应对传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超短脉冲贝塞尔光束在近轴近似和非近轴情况下自由空间中的传输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其空间波形在传输中保持贝塞尔形状不变,不受非近轴效应影响;然而当空间参数较大时,非近轴效应影响超短脉冲贝塞尔光束的时间波形。  相似文献   
57.
静电加速管中强流空间电荷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一种工业用大功率电子加速器(450kW)的加速管中的空间电荷效应作了5点假设,建立了物理模型。对模型的束内外径向电位分布、空间电荷对轴上电位的影响,以及空间电荷力对束流传输的影响等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了束内径向电位分布。结果表明:束流内部径向电位沿径向均呈抛物线变化,并在轴上达到最小值;而空间电荷产生的束内电场与半径呈线性变化;空间电荷不仅会引起轴上电位的跌落,而且对束流有发散作用,特别是在电子速度较低时更为明显。在考虑了空间电荷效应后,强流静电加速管的电场设计关键在加速管的前端,与弱流加速管相比,强流加速管的电场变化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58.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well‐posedness results for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he transversal vibrations of a two‐dimensional hybrid elastic structure consisting of a rectangular Reissner–Mindlin plate with a Timoshenko beam attached to its free edge. The model incorporates linear dynamic feedback controls along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plate and the beam. Classical semigroup methods are employed to show the unique solvability of the coupled initial‐boundary‐value problem. We also show that the energy associated with the system exhibits the property of strong stability. Copyright © 200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59.
In this article we prove the existence of the solution to the mixed problem for Euler–Bernoulli beam equation with memory term. The existence is proved by means of the Faedo–Galerkin method and the exponential decay is obtained by making use of the multiplier technique combined with integral inequalities due to Komornik. Copyright © 200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60.
A hybrid heuristic method for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 problems is proposed that combines different classical techniques such as tree search procedures, bounding schemes and local search. The proposed method enhances the classic beam search approach by applying to each partial solution corresponding to a node selected by the beam, a further test that checks whether the current partial solution is dominated by another partial solution at the same level of the search tree. If this is the case, the latter solution becomes the new current partial solution. This step allows to partially recover from previous wrong decisions of the beam search procedure and can be seen as a local search step on the partial solution. We present here the application to two well known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 problems: the two-machine total completion time flow shop scheduling problem and the uncapacitated p-median location problem. In both cases the method strongly improves the performances with respect to the basic beam search approach and is competitive with the state of the art heurist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